百強5A國際旅行社 品質旅游首選業務許可證: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阿根廷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享有“南美洲巴黎”的盛名。在西班牙語中意為“好空氣”。它東臨拉普拉塔河,西靠“世界糧倉”潘帕斯大草原,風景秀美,氣候宜人。海拔25米,地處南回歸線以南,氣候溫暖,終年無雪。年平均氣溫16.6攝氏度左右。四季溫差不大。年平均降水量為950毫米。布宜諾斯艾利斯面積約200平方公里,人口近300萬,若包括郊區,面積達4326平方公里,人口則有1383萬人(2001年) ,約占全國人口的1/3以上,是南半球僅次于圣保羅的第二大城市。居民98%為歐洲移民的后裔。 城市坐落于潘帕斯平原上,拉普拉塔河與里亞丘埃洛河交匯處。地勢平坦,平均海拔25米。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6.6℃,最熱月(1月)平均氣溫23.6℃,最冷月(6月)平均氣溫10.8℃;年平均降水量970毫米,且季節分配均勻。城市綠化好,綠化面積約占市區面積的15%,景色宜人。
歷史: 布宜諾斯艾利斯是一座擁有4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 1536年始建,后被印第安人所毀。1580年重建。1776年成為拉普拉塔總督轄區首府。 隨著港口的開埠,發展成為潘帕地區大量牛皮、羊毛、 小麥等產品和西歐進口物資的集散地。1880年成為阿根廷聯邦首都。1887年設布宜諾斯艾利斯聯邦區。1910年發展成為鐵路中心樞紐。50年代隨著工業的發展,城市工業布局和人口向郊區迅速發展。1970年聯邦區人口達297.2萬。衛星城鎮的人口由1947年的 167 萬猛增到1970年的538萬,使大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人口達到835萬,占全國人口的36%,加入世界特大城市行列。
城市地位: 城市經濟發展條件優越。鄰近全國最富庶的潘帕農牧區,東連拉普拉塔河與大西洋相通,有發達的交通運輸網絡;城市人口集中,經濟部門齊全,為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其國民生產總值約占全國的一半。主要有肉類加工,面粉等食品工業和紡織、制革、機械、汽車、化學、造船、印刷等工業。其中食品工業和制革工業為傳統工業,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 全國最大的貿易港。布宜諾斯艾利斯為人工港。年吞吐量約2600萬噸,為南美洲最大港口之一。主要輸出物有牛肉、谷物、羊毛、皮革、亞麻等;輸入物有機器、鋼鐵、燃料和工業品。 全國最大的陸、空交通樞紐。鐵路、公路呈放射狀分布,并與全國各地相聯系。有 2 個國際機場,埃塞薩國際機場辟有20條國際航線。市區內有 5 條高速公路,自市中心呈扇形向外延伸,與作為城界的高速公路帕斯將軍大道連接。另有5條地下鐵道,長36千米,年客運量達2億人次。 作為全國最大文教中心,全市共有40多所大學,其中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1821年創辦)最有名。另有還有許多圖書館、博物館、科研機構以及體育場、劇院、影院、公園等文化設施和娛樂場所。也是全國出版中心和南美洲西班牙文書刊的出版中心之一。 城市以多廣場、街心花園和紀念碑為特色。城市建設分老城區、新城區兩部分。老城區以五月廣場一帶為中心。原街道都是呈直角相交,形成網格狀街區。從1826年起,把五月廣場為中心的第四條街道加寬。五月廣場以北是繁華的商業區。中心區外圍的新城區,街道已不再保持直角相交的布局。北區多法國式豪華建筑群;西區和南區為稠密的居民區;東南部為主要工業區;拉普拉塔河為休息娛樂區。巴勒莫公園占地1300公頃 ,內有設施優良的跑馬場和世界著名跑道。 郊區衛星城鎮職能分工明確,西部和西北部的城鎮為人口稠密的工業區和住宅區,南部的城鎮為重要工業區,北部的城鎮為工業區。 16世紀前,這里居住著印第安部落。1536年1月,西班牙宮廷大臣佩德羅·德·門多薩率領1500人組成的探險隊到達拉普拉塔河入海口,在河西岸潘帕斯草原的一個高地上建立居民點,并以水手保護神“圣瑪麗亞·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名字命名。布宜諾斯艾利斯由此得名。1880年正式被定為首都 ...
¥21999起
¥18800起
¥49800起
¥75800起
¥26800起
¥41800起
¥20500起
¥47800起
¥49800起
¥3580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