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風景旅游區位于太行
山東麓邢臺縣境內,距邢臺市區66公里。紫金山海拔平均在1300米以上,最高峰摩天嶺海拔1747.5米。景區面積達28平方公里,區內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植被覆蓋率接近百分之百。山雀、山雞、巖鴿、喜鵲、紅嘴鴉等野生動物常年活躍其間。
紫金山從八百里太行山脊中段拔地而起,透射出超凡脫俗的靈氣。山體呈東西走向,山石多呈紫色,屬太行山中段長城系紅色石英砂巖發育到“青年期”的“嶂石巖地貌”類型。斷崖處或崖檻處瀑布水潭成串,形成紫金山一大水體特色景觀。鬼斧神工全國罕見的“天井地甕”、韓湘子古宅“韓仙莊”、飛瀑疊巖的“七星潭”、“蚌仙池”、“水滑梯”,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板山群落以及“
仙桃山”、“駱駝峰”、“草帽山”、“龜兔賽跑”等等,形態各異,相映成趣。千年滴之不盡的“圣水洞”與武安長壽泉一脈相連,飲之增壽。
集秀峰、麗嶺、幽谷、涌泉、飛瀑、奇峽、怪峙、坑盆、譚壩于一體的的紫金山承載著獨特厚重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和民俗文化。
被譽為中國古代“
清華大學”的“紫金書院”700年前建于此山,以位于邢州(今邢臺市)西部的紫金山上而得名。史書上說“惟封龍書院、紫金山書院(邢臺西部)獨具特色”。紫金山書院是我國數學、天文、歷法重要發祥地之一,培養出了郭守敬、劉秉忠、張文謙、王恂等一批在我國科學文化領域頗有建樹并占有重要地位的曠世奇才。史稱“邢州學派”和“紫金山五杰”。
郭守敬從滋養他的紫金山闊步走出,創造了十多項遙遙領先于世界的科技成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座環行山和太陽系中的一顆代號為2012號的行星均以郭守敬的名字命名。
郭守敬文化已成為邢臺紫金山的一個地標性文化。紫金山坐擁的郭守敬文化資源已成為國家乃至世界級唯一的優勢資源。
抗戰時期,八路軍129師供給部、冀南銀行隱扎此山,山體密林中一個個神秘的山洞仍留著先輩打天下的輝煌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