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
荷蘭的
海牙森林,我們的車不幸的拋錨了,好在
中國國旅旅行社的導游很冷靜,采取的應急措施也很到位,和救援隊已經聯系過了。這次意外事件也沒讓我們感到害怕,反而讓
出國旅游的我們感到了一些刺激的感覺。
傍晚,我們到了海牙森林林場。天黑后,這地方沒有別的去處,只好躲在屋里聊天。聽林濤在屋頂上呼號,好似海濤在頭上滾過。起風了,森林在抗爭,在喧嘩,在吶喊,在咆哮。陪我們來到海牙森林林場的中國國旅導游,是位五十多歲的矮墩墩的胖子,他原本是
黑龍江伐木工人家庭,和大森林打了幾十年交道。為人率直,聲音很粗擴,臉膛總象喝了酒似的通紅。他有嚴重的關節炎,走路都一躓一躓的。
我們說起這里的林濤時,他臉上驟然蒙上憂郁的神情:“如今的黑龍江林濤也不如以前宏偉了。”這個話題使我震驚:“為什么?”“原始森林不多了,森林面積在縮小,伐砍了的森林有的變成荒山,造林跟不上。我今年五十五了,我們這一代還有得砍,再砍十幾年,砍光了,我們下一代自己去想辦法吧!”他嘆息著。
我看過許多贊美伐樹的詩文,許多贊美巨木出山的詩文……,沒想到森林砍伐過度了,造林速度跟不上,就會出現嚴重的后果。這個想法,我以前是不曾有過的。
老張說話,要平靜得多,他好象上講堂上課:“這話,并非危言聳聽的。怎么說呢?噢,去年我到過一次荷蘭,去考察海牙森林,從飛機上看下面,綠沉沉的。荷蘭人多地少,可是到處有森林,覆蓋面積達到百分之四十。他們的林業以‘營林’為主,森林多了,原木生產也多了。我看,我們也應該以‘營’為主。”
所以我們更加珍惜了在海牙森林看到的綠色,因為我們知道了,這樣的綠色在國內是很難看到的了,讓我們充滿了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