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天龍池風景區占地面積60平方公里,山清水秀、四季如畫,植被茂盛、奇峰林立,流水潺潺,鳥語花香。內有景點劍劈石、天書閣、撫琴臺、堯帝像、天龍飛瀑、木石奇緣、天龍仙池、金蟾望月等80余處,移步換景之時均有一段段經典不朽的傳說,步履所及之處均為一個個國學文化的符號。
平頂山是觀音文化的發祥地,魯山天龍池是觀音文化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天龍池風景區連綿起伏的群山中,獨有一座山例外,龐
大連綿的山體,宛若怒吼的江濤,高于其它山巒數倍不止。高聳的浪頭托起一座山峰,形狀便似一只不甘于水澤、渴望凌于高空的鯉魚。看它拼盡力氣一躍,身子筆直向上,魚尾猶沾著浪花,張開的魚嘴似乎正發出欣喜的呼喚。在天龍池的頂峰有一湖泊,名喚天龍池,在古老傳說里,天龍池是魚藍觀音入世化身飛天之時留下的。觀音圣相脫胎而去,鯉魚化身不甘再墮江海,奮力一躍,直上九霄,一觸云雨,便化為龍,天龍池里頭住的,便是當年鯉魚化作的云龍。特別神奇的是,池中之水無論連年如何干旱,從未干涸。
平頂山百姓常帶子女爬山拜湖,每日游客絡繹不絕,祈求子女學業有成,實現“鯉魚躍龍門”的美好心愿,據說相當靈驗。每到干旱季節,當地百姓都會去天龍池邊祈雨降福,屢試不爽,均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