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樂山又名
樂山,位于確山縣城
西北10公里處,距
駐馬店市9公里,由高低不同的九座山峰組成。原名朗山,據史書記載,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因避宋祖趙玄朗名改名樂山,這里一年四季各種植被生長旺盛,綠色常駐,茂林修竹、奇石蒼松、深壑幽谷、曲徑雲霧。
山北崖有老虎洞,每當微風吹拂松林,洞內便聽到松濤轟鳴,猶如虎嘯,故名老虎洞。向前是陡峭的十八盤,山頂有清澈泉水一池,甘甜宜口,旱而不枯,因形狀似蛙,故名“蛤蟆泉”。站立于樂山觀云亭中舉目展望,東面便是一望無際的淮西大平原,環顧四周是樂山群峰環抱。在亭中可領略騰霧云海、壑壁松濤,朝觀紅日在云海中蓬勃而升,晚看奇霞夕陽晚照。
這里還有豐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兼顧著佛道并存的奇特文化神韻:有中國歷史上最著名顏體書法大家顏真卿遇難地北泉寺,還有井泉寺等佛門吉地;更有僅次明代皇家道場
武當山“九宮八觀”的八宮兩觀一拜臺”道家古建筑群。唐代平定反唐之亂建立不世之功的大將軍李朔,大宋開國帝王趙匡胤,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清白朗都曾在樂山留下他們當年叱咤風云、鐵馬雄風的歷史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