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
吉林沙漠
內蒙古自治區的西部
阿拉善右旗,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4.7萬平方公里。其中的巴彥諾爾、吉訶德沙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巴丹
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是沙漠中的湖泊竟然多達100多個。高聳入云的沙山,神秘莫測的鳴沙,靜謐的湖泊、濕地,構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獨特的迷人景觀,每年吸引了上萬名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
巴丹吉林沙漠是這片土地當之無愧的魂靈。相傳幾百年前,有一個叫巴丹的老人,迷路闖進了大漠中,發現了60多個海子。“吉林”是蒙語“60”的意思,巴丹吉林故而得名。“奇峰、鳴沙、秀湖、神泉、古廟”堪稱巴丹吉林“五絕”。巴丹吉林面積4.7萬平方公里,必魯特沙峰高達海拔1609.59米,其沙脊如刀削一般,令人頭暈目眩,像是上帝畫下的一道曲線,被譽為沙漠中的珠穆朗瑪。
從來沒有人驚動過,這片土地只有蜥蜴、駱駝、還有風,一切都是原生態的模樣。
巴丹吉林有113個清澈見底的海子,鑲嵌在大漠里如珍珠般閃爍。其中72個常年有水,有淡水也有咸水海子。不可思議的是咸水海子里噴出的泉水卻十分甘甜,令人稱奇。蘇敏吉林湖中有一眼聽經泉——每當人們叫喊,泉水就會汩汩涌流;喊聲一停,泉水也戛然而止,被當地牧民尊為神泉。
巴丹吉林也是世界最大的鳴沙區,中心地帶的沙山皆可隨風而鳴——人走在沙漠中,會發出隆隆的響聲。它的沙丘高、響聲大、面積遼闊,堪稱世界鳴沙之最。
巴丹吉林地下水資源充沛,海子從不干涸。據水利專家最新研究發現,水源來自500公里外的祁連山積雪冰川,甚至更遙遠的青藏高原,與一條巨大的暗河相通。這一切都有待于進一步解讀和證實。
巴丹吉林地質資源豐富,有世界罕見的風蝕石林和古生物化石群。它的新月型復合型金字塔狀沙丘充滿魅力,是研究沙漠生成及演化和生態環境的典型地區。地表裸露的貝殼等俯拾皆是,讓人感覺仿佛進入了一個五彩繽紛的沙漠地質博物館。許多沙漠科學家到此,看著侏羅紀形成的紅墩子
大峽谷、鬼斧神工的海森楚魯沙漠石林,無不感慨地質世界的豐富和玄妙。有些人跡罕至的地方,可以看到獾豬、蜥蜴、沙狐等沙漠動物游走的蹤跡,還能看到沙竹、沙蒿、鎖陽、甘草等一百多種沙生灌木在頑強地生長。
2005年,巴丹吉林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麗的沙漠。最近,又入選了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目前它已進入世界沙漠地質公園的運行程序,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官員已經對阿拉善盟的沙漠進行了考察、評估。它的完整性、典型性、多樣性、原始性、唯一性及不可復制性已被世人認可。巴丹吉林沙漠獨特的地貌、景觀,適合開展沙漠探險、多種耐力賽、野外生存、定向越野、科普旅游。深入巴丹吉林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夢想。你如果去過巴丹吉林了,那么,天底下的沙漠都是毛毛雨了。正所謂,巴丹歸來不看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