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5A國際旅行社 品質旅游首選業務許可證: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瀏覽
大興安嶺(Greater Khingan Mountains)位于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北部,是內蒙古高原與松遼平原的分水嶺。北起黑龍江畔,南至西拉木倫河上游谷地,東北-西南走向,全長1200多公里,寬200-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主峰索岳爾濟山。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茂密,是我國重要的林業基地之一。主要樹木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紅皮云杉、白樺、蒙古櫟、山楊等。
位于中國東北,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主要山系,南北長約1220公里,是其東側的松遼平原與西側高大的蒙古高原的分界。大興安嶺南起于熱河高地(承德平原),北迄黑龍江。山脈也是其東側的遼河水系、松花江和嫩江水系與其西北側的黑龍江源頭諸水及支流的分水嶺,山脈南段西坡的水注入蒙古高原。大興安嶺中的“興安”系滿語,意為“極寒處”,應為氣候寒冷,故有此名。大興安嶺與小興安嶺相對。
位于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和黑龍江北部,全長1220千米,寬200~300千米。
大興安嶺是我國最北、面積最大的現代化國有林區,總面積8.46萬平方公里,相當于1個奧地利或137個新加坡。林木蓄積量5.01億立方米,占全國總蓄積量7.8%,總人口51萬,邊境線長791.5公里,下轄塔河、漠河、呼瑪三縣,加格達奇、松嶺、新林、呼中、四區和得耳布爾、莫爾道嘎等十四個林業局。
大興安嶺平均海拔1,200~1,300米(3,950~4,250呎),最高峰達2,035米(6,673呎)。山脈北段較寬,達306公里(190哩),南段僅寬97公里(60哩)。形成于侏羅紀造山運動時期,沿東側的走向斷層掀升翹起,成為掀斜斷塊,造成東西兩坡的斜度不對稱。東坡較陡,西坡則向蒙古高原和緩傾斜,海拔790~1,000米(2,600~3,300呎)。大興安嶺大部為火成巖,地形平滑,山頂渾圓,山坡較平緩。山脈東坡被嫩江及松花江的許多支流深深地切割。
地勢呈西高東低,位第一階梯階第二梯及其結合部,南北走向的中山系大興安嶺山脊以東為第三階梯地,以西為第二階梯地。海拔300-700米。全區地形總勢呈東北--西南走向,屬淺山丘陵地帶。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海拔1528米,系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區大白山;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瑪縣三卡鄉沿江村。冬寒夏暖,晝夜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2.8℃,最低溫度-52.3℃,無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5499起
¥1180起
¥740起
¥3999起
¥1060起
¥89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