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5A國際旅行社 品質旅游首選業務許可證: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來源:北京旅行社發布時間:2012-07-27
當年讀《再別康橋》,總覺得酸——什么河邊的金柳是晚霞中的新娘,什么在青草更青處漫溯。詩人總愛仗著自己情感豐富的語言,把一個世俗之地渲染得宛如天堂。然而我真的誤會徐志摩了,甚至連他,都不能夠完全描繪劍橋那種寧靜幽遠的華美。
即便不知道劍橋大學擁有“世界最好的大學之一”的頭銜,單是走在劍橋的路上,看著國王學院的尖頂,已經讓人因為青春之時不曾求學于此感到遺憾。劍橋的名稱來自貫穿其中的劍河(RIVER CAM),但是正如徐志摩要把劍橋音譯為康橋,人們也更愿意把劍河稱為康河。河流狹小而平緩,蜿蜒流淌過整個小鎮。巨大的柳樹似乎已經成精一般守在兩岸。我們是今年早春時去的,柳枝還沒有泛出任何一點綠意,它們保持著在冬季里的肅穆,龐然而冷靜,即便有風過,也只是微微顫動。然而樹干下的河岸卻已經一片芳草萋萋了,它們絨絨地綠著,與河底的菁荇對話。康河上架著許多橋梁,以數學橋、格蕾橋和嘆息橋最為著名,劍橋之名便由此而來——劍橋的原意就是指“劍河上的橋”。
這個由文人所誕生的城市一直浸泡在溫文爾雅的氣質里,在公元13世紀以前,劍橋還只是沼澤區旁的一個小集市,1209年,牛津發生了大規模的暴亂,一些與當局政見相左的學者逃往劍橋避難,在當時英王亨利三世的庇護下逐漸建立了一些學術組織,時至今日,劍橋已經擁有31個各類學院、科系。城市里到處懸掛著800年周年慶的旗幟,800年,這個數字后面映襯著爬滿青藤的紅磚,讓人恍覺時空的瞬間穿梭。
據說,在劍橋讀書的“劍橋仔”都要學會撐船,無論是用于競賽,還是用于勤工儉學。而乘船游河也是領略劍橋之美最好的方式,小船無聲地滑過釣魚的人,途經的天鵝,以及一座一座形態各異的橋梁,而橋上總站著張望的人,他們與游船里的人互為風景,目光交會的時候彼此友好會心地一笑,剎那間又想起徐志摩,“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在路過皇后學院的時候會遇到一座古老的木橋,這就是著名的數學橋,另外一個名字叫做牛頓橋。有人說這座數學橋正是劍橋治學精神的象征,無論誰在這里都會對科學王國的神奇充滿向往。如今再經過這座橋,只能感慨世上果然有天才——正如路過三一學院門前那棵最不起眼的蘋果樹時,倒也想像牛頓那樣在樹下睡個午覺,然而蘋果并未生長出來,而未能有幸被劍橋的蘋果砸到腦袋的我們,也就只能當個凡人了。
而位于圣約翰學院的嘆息橋則是仿照意大利威尼斯的嘆息橋建成。相比之下,威尼斯那座嘆息橋所承載的犯人留戀自由的嘆息,則格外詩意起來。
從平底小船俯身去看軟泥上的青荇,看它們“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徐志摩想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條水草,而我坐在船上看兩岸次第經過的古老學府大樓,想著抱一疊書,從國王學院古老的歌德式門樓里走出來,坐在格蘭徹斯特鄉間小路的花叢木椅上度過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