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大教堂(Спас на Крови)也被稱為復活教堂,滴血教堂建造于1883年至1907年, 是
圣彼得堡地區少有的純
俄羅斯風格建筑,1881年3月1日
亞歷山大二世皇帝在此遇刺身亡,所以教堂命名為滴血教堂。
滴血大教堂輪廓美麗,裝飾花花綠綠,鑲嵌有復雜、顏色艷麗的影像圖案,用豐富的彩色圖案瓷磚、搪瓷青銅板裝飾,教堂頂部還立著五光十色的洋蔥頭頂。與古老俄羅斯風格與附近的古典式的建筑物成鮮明對比,反映了俄國十六和十七世紀的典型的東正教教堂建筑風格。
建筑師巴爾蘭德以
莫斯科紅場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為藍本,結合
莫斯科亞拉斯拉夫斯基火車站的建筑風格,設計了這座獨一無二的俄國建筑風格教堂。教堂內部嵌滿了以舊約為題材的鑲嵌畫。
教堂內部有7500平方米的
馬賽克。這些
馬賽克是由
意大利產的不同顏色
大理石及俄國產的寶石精致加工而成的,從1895年起由姆·維·瓦斯特索夫、姆·維·聶斯特洛夫、姆·阿·弗盧貝爾、里阿布金斯基等藝術家及技藝高超的維·阿弗洛洛夫進行設計鑲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