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湖位于宜君縣城東三十華里處。湖中半山腰的北魏石窟始建于446年。佛教、道教融為一窟。該窟始鑿于北魏,歷經北魏、北齊、隋、唐、宋、清也有零星雕鑿。窟為方形平頂,進深1.25米,寬1.78米,高1.29米。石窟中央和左、右壁正中各雕一龕造像。正中央大龕中釋迦牟尼佛結足加跌坐,左下方雕一供人在博山爐前跪拜禮佛。窟右壁中同磊龕中造像已塌毀,尚存文焰紋龕,楣上飾蛟龍和4朵蓮花,周圍雕12個小佛,佛龕上雕有山巒和走鹿、蹲猴。窟左壁中央尖拱形大龕中,雕手持芭蕉的老君盤膝端坐像,左右道士捧笏侍立。龕楣浮雕10個半身像,上為7個手持箜篌、笙、琵琶、蕭、長笛、腰鼓、長鼓的伎樂飛天。雕刻內容除佛教、道教外,還涉及音樂、體育、游樂、服飾等。人物造型謹嚴,形象秀美。充滿力量的摔跤力士給人以無窮力量,飄飄欲仙的《飛天》是我國石刻藝術的一絕。龕楣背光精巧富麗,圖案紋飾豐富多采,它對研究我國的藝術史、體育史有著重要的價值。 行知提示:1、交通:從宜君縣城乘車直達景區。 2、門票:16元(郵資門票) 3、開放時間:全天 4、電話:0919-5901388、5901381、5901382 5、滑索:20元,快艇:10元,垂釣:10元,水上娛樂廳: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