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林州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紅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動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歷時十年余。它以濁漳河為源,在
山西省境內的平順縣石城鎮侯壁斷下設壩截流,將漳河水引入林州。其中挖砌的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如把這些土石壘筑成高2米,寬3米的墻,可縱貫祖國南
北,把
廣州與
哈爾濱連接起來。 紅旗渠總干渠長70.6公里,渠墻高4.3米。現在的紅旗渠景區由“分水苑”、“青年洞“、“絡絲潭”三個景區組成。
分水苑風景區 是一園林式景區,也是紅旗渠總干渠分為三條干渠的地方。距市區18公里,位于林慮山北部向東分支的大駝嶺、貓兒嶺之間凹腰處,原名:“墳頭嶺”,后因之改名為“分水嶺”。 青年洞風景區 由分水苑風景區驅車上行30公里,即可達青年洞風景區。這里山高路險,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險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主景“青年洞”靠斷壁而鑿,從大山之中穿通而過。 絡絲潭風景區 絡絲潭風景區座落在青年洞西約1公里處,亦名“天橋斷”。“絡絲潭”因其潭深一絡蠶絲而得名,又因濁漳河有“九峽十八斷”,此處乃一較大斷嶄跌水,上有連接豫、冀兩省的峽谷索橋,故稱“天橋斷”。
紅旗渠精神 立足本地條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戰天斗地、百折不撓的艱苦創業精神,顧全大局、齊心協力的團結協作精神,不計報酬、不怕犧牲的無私奉獻精神,充分地體現了林縣人民在修建紅旗渠過程中表現出的優秀品質,構成紅旗渠精神的基本內容。 周恩來總理曾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 “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
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紅旗渠被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青年洞景區門票:50元/人,景區滑道10元/人,游船5元/人; 紅旗渠紀念館:20元/人; 紀念館+青年洞聯票60元/人(不包括小門票); 分水苑景區20元/人。 到
安陽汽車站乘班車向西50公里就可以到達。
安陽汽車站發往林州的班車每十分鐘一班。林州汽車站每天都有發往景區的班車或出租車。 從安陽市乘長途車可到,車程約2小時。 自駕:沿京深高速或107國道達安陽后,到長途汽車站,直奔林州;40分鐘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