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傳統節日。傈僳語稱"阿堂得"。在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盛行于
云南、福貢等地區。屆時,男女老少身穿民族盛裝,聚集在刀桿廣場。廣場上豎立著兩根20多米長的粗木桿,把36或72把鋒利長刀,刀口朝上綁在木桿上,形成一字形梯狀,凡有三或六的地方,兩刀交叉成X字形,刀桿頂端掛著小紅旗和鞭炮。爬刀桿者多為青壯年,他們身穿紅布衣服,頭纏紅布,赤足。
爬桿在燃燒著的熊熊烈火和回蕩四方的铓鑼聲中開始,小伙子們在人們的歡呼聲中赤足跳進火堆,在火堆中跳來跳去,稱為下"火海"、打"火滾"。他們還將燒紅的鐵鏈在手上傳來傳去,稱為"拉火鏈";雙手將火焰捧往臉上壓,稱為"洗火臉"。歌舞完畢,事先訓練過的小伙子赤腳躍上刀桿,踩著利刀,雙手攀扶刀口,一級一級向上爬去,爬至頂端點燃鞭炮,將小旗子拋向歡呼的人群后又一級級下到地上。人們紛紛上前敬獻美酒。青年們對歌談情,開展社交活動。相傳此節始于明代,兵部尚書王驥帶兵到云南傈僳族居住地區收復外族侵占的土地,組織傈僳族同胞練武自衛。后王驥遭到請便陷,于二月初八被害。傈僳族同胞為發揚勇敢頑強的抗敵精神,以象征上刀山下火海的爬刀桿活動來鼓舞勇敢精神,隨之形成固定節日。現代這一活動已成為傈僳族的傳統體育活動。
小提示:
行:到
騰沖最便捷的方式是飛到
保山再轉乘去往
騰沖的班車,車程需2個多小時。騰沖城內出租車5元(晚十點后10元),出城費用另計。從騰沖縣城大轉盤往南50米的路邊有開往熱海的專線中巴,票價5元。
住:由于騰沖旅游業發展得不錯,所以也有星級賓館和一般旅舍。可以依個人喜好選擇合適自己的賓館或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