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座落在和縣城內,唐詩人劉禹錫為和州刺史時所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流傳千古的名篇<<陋室銘>>即作于此。
陋室為磚木結構,三幢九間,分主室與偏室。本省書法家孟繁青仿柳體勒<<陋室銘>>碑一方立于碑旁之中。有石鋪小院,院內用麻條石鋪地,前有龍池,后有小山,青山綠水,幽雅宜人,屬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由省地縣撥款修葺,新建仿清圍墻100多米。門首上方"陋室"兩字為著名詩人臧克家所題,正廳中央立塑劉禹錫仿青銅像一尊。室內陳列名人書畫,文物多件。
1990年,縣里又以陋室為依托,投資近百萬元,建成了"陋室公園"。公園占地五十畝,水面10余畝,正門為牌坊式門樓,雙檐翹角,氣勢軒昂。園內有明代正德年間"半月池"遺跡。池東清代遺跡"臨流亭"獨立波頭,乍風浪起,猶如舟移,美不勝言。另外,園內還有"聚賢山"、"江山一覽亭"、"仙人洞"、摩崖石刻等景點,是游客休息娛樂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