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鎮遠祝圣橋位于
貴州省鎮遠縣城東中河山,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間。名舞溪橋,由鎮遠土司
思南寬慰使田大雅與鎮遠土知州何惠同奏請朝廷修建。后因田氏土司家族內部仇殺,致使改土歸流,修橋半途而廢。此后于萬歷三十七年(1609)重修,至崇禎元年(1628)才告竣工,前后歷經約二百五十年時間,后屢塌屢修。清雍正元年(1723年)最后一次修復,其中一次修復竣工時,正值康熙皇帝圣誕,為向圣上祝壽,于是舞溪橋被更名為祝圣橋,基本堅好至今。
祝圣橋上第3孔第4孔之間,建有三層穿斗式,三重檐,八角攢尖,青筒瓦頂樓閣,名稱“魁星閣”,又稱“狀元樓”。該樓閣建于清光緒四年(1878年),時任鎮遠知府汪炳敖在樓閣上題有三副楹聯,其一幅是:“掃盡五溪煙,漢使浮搓撐頭出;劈天重驛路,緬人騎象過橋來。”橫副是:“河山柱石”。樓閣坐東面北楹聯是:“人上翠微梯,蓬島春聆天尺五;客來書畫舫,桃花流水月初三”。橫副是:“云漢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