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24道拐”抗戰公路,地處黔滇咽喉要道,舊稱“鴉關”,是抗日戰爭時期援華軍需物資運輸的大通道,在傾角約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順山勢而建,至今保持了60年前的原始風貌。
從山腳至山頂蜿蜒而上,全程約4公里的“24道拐”
盤山公路是二戰時期滇緬公路上的“生命線”,作為中緬印戰區的交通大動脈,曾多次被日軍轟炸。作為世界史上有名的“史迪威公路”形象標識的晴隆縣“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見證,在公路修筑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歷史考古價值。特別難能可貴的是,由于公路改道,這一段“24道拐”完整地保存了它的歷史原貌,使其歷史價值更為顯現。更被列為著名的“金州十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