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5A國際旅行社 品質旅游首選業務許可證: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來源:北京旅行社發布時間:2012-07-24
伊河緩緩流過,望見那一河碎銀,一河煙波,一河陽光,潺潺流動的河水,使人聯想到歷史的進程。伊橋橫臥其上,右邊的橋洞壁上書有斗大的“龍門石窟”四字。關于這座石窟的一切,歷來眾說紛紜,給它蒙上了多重美麗而又神秘的色彩:人們在山上建筑佛像的殿堂,在石壁上鑿洞,依石雕刻出許許多多栩栩如生的佛像,洞如蜂窠般,一層一層地布滿了山巖。
龍門石窟開創于北魏太和年間,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后。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及隋唐諸朝,連續經營近500年,宋、元明、清諸朝又進行過多次不同規模的修葺,并不斷有續作出現,使其逐漸增多完美。與山西大同云岡石窟的造像相比,這里更富有想象,更柔美端莊,線條和緩溫順讓人駐足怔忡,凝神片刻好像那魏唐雕刻之人重生,面目可親,正在用微笑的表情雕鑿這盛大的石窟的某一個佛像。
北魏時期人們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藝術風格。而唐代人們以胖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臉部渾圓,雙肩寬厚,胸部隆起,衣紋的雕刻使用圓刀法,自然流暢。龍門石窟的唐代造像繼承了北魏的優秀傳統,又汲取了漢民族的文化,創造了雄健生動而又純樸自然的寫實作風,達到了佛雕藝術的頂峰。
唐代龍門石窟的重點洞窟中,以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大盧舍那像龕群雕最為著名。這座依據《華嚴經》雕鑿的摩崖式佛龕,以雍容大度、氣宇非凡的盧舍那佛為中心,用一周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將佛國世界那種充滿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達的淋漓盡致。這組雕像體現了大唐帝國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顯示了唐代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
最美的地方堪稱蓮花洞,洞頂的藻井是一大朵很精美、很精美的的蓮花,因為距離太遠,更細致的紋路其實是看不清的,但配合石洞內殘缺的雕飾、斑駁的地面以及暗暗的光線,碩大的蓮花顯得異常完整、精致、美麗并且遙不可及。
如此順序下來,最莊嚴的自然要數奉先寺。凌躍在高臺之上,盧舍那大佛仁慈、溫暖、寬容、智慧、悲憫的面龐,讓所有爬上臺階的人,在平定喘息抬眼的霎那,有被擊中的感覺。用我的解釋,就是那一瞬間,每個人內心最美好的菩提心,都會被呼喚、震動,乃至淡淡的蘇醒……盧舍那的意思是“光明普照”,事實也的確如此。
盧舍那大佛兩邊分侍2弟子阿難、迦葉,2菩薩普賢、觀音,2天王2力士,或溫順悲憫或孔武有力,無不栩栩如生處處傳神。在這里停留最久。在影影綽綽的燈光下,我也擺出力士姿態,照了很多相片,卻總抓不住那流轉的姿態與神韻,可見,那些前代的雕工們,又有多么鬼斧神工的領悟和表達的能力。
天色已暗,雖說夜游龍門已開放,但風著實冷,人少了許多。燈光也設計得不是想像中的夜游浪漫式綻放,便作罷,顛簸著思緒不舍般地離去。
¥1680起
¥2180起
¥1500起
¥1650起
¥2550起
¥198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