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5A國際旅行社 品質旅游首選業務許可證: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來源:北京旅行社發布時間:2012-07-24
洛陽是著名的牡丹之城,唐代起洛陽牡丹便名震全國,被人們譽為國花。可惜我們來的不是時候,秋風蕭瑟之際哪來的牡丹?“洛陽三寶”之一的唐三彩倒是見到不少,步行街上三五十家商戶經營著五花八門的唐三彩,據說洛陽郊外還有幾十個唐三彩批發市場,貨多得壓斷了街,哪里又有什么精品名品,龍門石窟成了我們唯一的向往。
沿著寬闊的伊河邊岸步行前進,一座高大雄偉的橋梁聳立在我們面前,這即是龍門大橋。穿過橋洞,越過“龍門”,便來到石窟山腳下了。
偌大的石窟山似乎是被人沿河剖開,裸露出了她細膩堅韌的肌膚,在承受了幾百年間的千錘萬鑿之后,她用自己的胸膛記錄著一個時代繁華,成就了千年不朽的藝術神話。
龍門石窟的開鑿據說是始于魏晉,興旺于唐代。大大小小的石窟不計其數,最高的石窟高達四五十米,佛像高近30米,最矮的石窟僅僅幾厘米,佛像尤其小。唐代佛教文化非常繁榮,皇帝親自派人到西天取經的故事屢屢發生,開鑿這么一個永享萬年的石窟地,在當時來說應該是再自然不過的。
說是石窟,但是有的洞窟是很淺的,有的石佛本身就是裸露在外的。之所以歷經千多年許多石佛還能如此輪廓分明甚至惟妙惟肖呢,是因為這里的石材優良,堅硬又細膩,不松不脆,特別適合于石刻,這就是前人選擇龍門開鑿石窟并能夠保存較為完好而能成為歷史和文化的偉大殿堂的原因。
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所處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景色優美,更是許多石窟難以比擬的。但至今千年歷史,千年的日曬雨淋、風化雪蝕還是讓這塊藝術的寶地日益黯然,歷朝歷代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大多數佛像的頭部均遭到破壞,難以見得其面部神韻。盧舍那大佛雙臂被人砸去,難以見其整體造型,但剩下的部分足以說明其藝術水平之高超、神態之曼妙。
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1月龍門石窟被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游局聯合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2007年4月,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2009年,龍門石窟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現存窟龕最多的石窟,創造了現存窟龕數量中國之最。怎么樣保護好這些千年古跡,恐怕要從長計議。千萬不可只顧眼前,忘了保護。
¥1680起
¥2180起
¥1500起
¥1650起
¥2550起
¥198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