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福寺位于臺懷中心區以北,距臺懷寺廟集群區一里許,坐落在通向鴻門巖的公路邊小坡上。該寺占地面積五千六百平方米,有殿堂僧房八十余間。
集福寺又名洪泉寺,創建于清代,屬于喇嘛廟,寺宇建筑呈
西藏式格局。殿分三進,第一進是天王殿,面闊三間,單檐歇山頂,左右配鐘鼓二樓。第二進大殿是該寺的主殿,面闊三間,單檐四阿頂,殿周四出廊,殿額上有板畫,殿檐陰影部分彩繪有龍鳳等。第三進殿也是面闊三間,硬山頂,殿內立四根金往,后兩根為方柱,前兩根為圓柱。該寺坐西向東,三進大殿兩側配以廊房,后殿兩山墻與廊
房山墻各圈成小院,由后殿墀頭前的小門通入,兩處小院內建有僧舍。該寺的整個布局顯得很對稱。
后殿右側的南配殿內,供有一尊很特殊的圣像,即楊五郎塑像。在
五臺山,北臺腳下的太平興國寺供養五郎像,因此太平興國寺又名五郎祠,是“宋楊業第五子出家處”。現在太平興國寺雖不存在了,但人們有口皆碑,常提起該寺。《清
涼山志》載:“宋沙門睿見,結廬于此。平生自誓者四:跟不觀非法之色,耳不聽非法之聲,口不過非法之語,心不緣非法之事。太宗平晉,師道,詔見行宮。敕建寺,賜額太平興國,以師主之,即楊五郎之師也。中有五郎祠。”楊五郎是太平興國寺的第二代當家和尚,曾教練五百僧兵,棒殺遼將韓昌。出于對這位僧將的崇敬和懷念,現今集福寺內新塑了五郎像。五郎叉坐于殿壇之上,如真身一般大小,身穿鎧甲,外著袍衣,剃度削發,嘴邊還顯胡須茬,激昂著頭,一副樂觀自信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