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是星期日,上午,我從賓館的窗戶望去。賓館對面大學的男學生們穿著西裝,女學生穿著毛衣,裙子,高跟鞋,涂著口紅,胭脂,卻都手持掃帚和耙子在清掃大學周田的綠地。據中國國旅的導游說,他們是在義務勞動。在圣彼得堡,這種義務勞動是經常舉行的。
每逢星期六下午,在廣場上總可以看到一對對身著禮服的青年男女來到那里,向附近的無名英雄墓獻上一束鮮花,然后匆匆離去。據說,這是結婚儀式的一個內容。大概因為星期六和星期日都是休息日,青年都喜歡在星期六舉行結婚儀式。
而圣彼得堡目前流行的結婚儀式是,先到政府領取結婚證書,然后雙雙到廣場獻花,接著再到廣場的平臺上俯瞰圣彼得堡市容,為祖國的繁榮干杯,并在那里留下一張結婚紀念照,然后回到家里接受親朋的祝賀。
在下午,我們參觀了圣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在一些名人故居紀念館,我看到一隊又一隊中學生在老師帶領下從這個房間轉到那個房間,虔敬地聽講解員介紹這些名人的光輝事跡。在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我們來到電影室時,一群兒童正在那里觀看關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生平的紀錄片,當時映出的是在蘇維埃國家成立初期的困難年月里,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鐵路建設工地上艱苦勞動的鏡頭。
在普希金博物館,小學生們坐在小凳上聚精會神地聽老師介紹這位偉人的俄國詩人的生平和創作,他們是在這里上文學課。我們也和學生們坐在一起,聆聽那充滿激情的光輝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