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5A國際旅行社 品質旅游首選業務許可證: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瀏覽
白洋淀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舊稱白羊淀,又稱西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洼地上匯水形成。現有大小淀泊143個,其中以白洋淀較大,總稱白洋淀。面積336平方千米。水產資源豐富,淡水魚有50多種,白洋淀由堤防圍護,淀內壕溝縱橫,河淀相通,田園交錯,水村掩映。淀上波光蕩漾,水鳥啁啾,蘆葦婆娑,荷香暗送,構成了一幅生態美景。素有華北明珠之稱、亦有“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譽。2007年5月8日,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區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白洋淀(Bai-yang Lake,亦作Baiyang Lake),又名西淀,古稱掘鯉淀。白洋淀上游接納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上源唐河、潴龍河來水,下游由大清河排出。湖區水產豐富,蘆葦分布面積廣。環湖洼地大多已改為稻田。
白洋淀位于河北保定境內,淀區主要在保定地區安新縣境內,一部分在滄州地區。涉及安新、雄縣、任丘、容城、高陽等縣市。是國家重點旅游區和開放區。水域面積366平方公里,為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南距石家莊189公里,北距北京162公里,東距天津155公里,是京津冀腹地。
白洋淀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舊稱白羊淀,又稱西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洼地上匯水形成。現有大小淀泊143 個,其中以白洋淀、燒車淀、羊角淀、池魚淀、后塘淀等較大,總稱白洋淀。面積336平方千米。從北、西、南三面接納瀑河、唐河、漕河、潴龍河等河流。平均蓄水量13.2億立方米。為控制湖區水位,在白洋淀東部自然泄水處建有棗林莊大閘,引入大清河北支的南拒馬河,擴大水源。由于南拒馬河含泥沙量大,淤積嚴重,湖泊面積和容積有不斷縮小的趨勢。這里水產資源豐富,淡水魚有50多種,并以大面積的蘆葦蕩和千畝連片的荷花淀而聞名,素有華北明珠之稱。抗日戰爭時期水上游擊隊——雁翎隊的故事膾炙人口。1982年干涸。1988年大雨使白洋淀湖區恢復,成為旅游勝地。2007年5月8日,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區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白洋淀屬東部季風區暖溫帶半干旱地區(干燥度1.40),大陸性氣候特點顯著(大陸度64.3)。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
冬季(12月~2月)
受大陸干冷氣團控制,盛行自西北吹向海洋的冬季風,月平均—3.1℃。年極端最低氣溫多出現在1月。寒冷干燥,降雪稀少。
春季(3月~5月)
隨太陽直射北移,地面迅速增溫,由3月的5.5℃~5月的20.3℃,平均4天增溫1℃.但受蒙古大陸性氣團影響。冷空氣活動頻繁,倒春寒現象時有發生。干燥多風,降水稀少。
夏季(6月~8月)
受海洋氣團的影響,盛行由海洋吹向大陸的濕熱夏季風,氣溫變化不大,月平均25.5℃.天氣炎熱、潮濕,降水多而集中,有時也嚴重干旱。
秋季(9月~11月)
隨太陽直射南移,地面輻射冷卻加強,太平洋高壓南撤東退,寒冷干燥的蒙古高壓重新占據淀區上空。氣溫由9月的20.4℃~11月的4.7℃,平均每天下降0.26℃。降水量顯著減少,形成風涼云談、秋高氣爽的氣候特點。
白洋淀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23年加入共產黨的辛璞田,受順直省委的派遣到家鄉馬家寨開展農民運動。1927年夏共產黨劉亦瑜,受中共保定地委的派遣到淀區北馮村與王家驥等人,建立起淀區第一個黨支部。辛璞田、劉亦瑜、李之光、侯卓夫等革命先烈,為尋求救國救民之路,舍家棄業,投身革命,堅持真理,寧死不屈,成為共產黨員學習的榜樣。抗日戰爭時期,活動在白洋淀的抗日武裝“雁翎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利用淀區蘆蕩遍布,溝河交錯的有利地形,開展機動靈活的游擊戰,以弱勝強,痛擊日本侵略軍,大長我中華民族之威風,顯示出燕趙兒女的聰慧勇敢。作家徐光耀撰寫的《小兵張嘎》就取材于“雁翎隊”。著名作家孫犁的《荷花淀》,孫厥、袁靜的《新兒女英雄傳》均以淀區為題材。白洋淀兒女那颯爽英姿,今日仍被全國人民傳揚歌頌。淀區涉及保定、滄州兩個地級市的4縣1市,占安新縣總面積的85%。安新縣境內水區人口10萬人,36個村四面環水,蘆葦年產值4000多萬元,是水區人民主要生活來源,魚類16科54種,最高產量800多萬公斤。以盛產大米、魚蝦、菱藕和“安州葦席”著稱。其中,元魚和桂花魚中外聞名,被譽為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開展旅游業以來接待中外游客300余萬人次。每年7月23日舉辦“中國白洋淀荷花節”。
¥568起
¥578起
¥530起
¥455起
¥530起
¥43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