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5A國際旅行社 品質旅游首選業務許可證: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瀏覽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坐落在唐縣城北2公里鐘鳴山下。柯棣華紀念館始建于1971年,1985年移址擴建,1986年11月新館建成,1986年與白求恩紀念館結為姊妹館向社會開放。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位于唐縣縣城北2公里鐘鳴山下。館內有白求恩、柯棣華兩個展廳,分別展出白求恩生前工作、生活的圖片101幅,實物31件;柯棣華圖片134幅,實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物42件。 紀念館建成以來,加拿大、印度、朝鮮、美國等國代表,以及白求恩、柯棣華的生前好友和親屬曾多次來訪。1988年,該館與加拿大白求恩紀念館締結成姊妹館。為了紀念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1940年,晉察冀邊區軍民在唐縣縣城西北35公里處的軍城南關修建了白求恩陵墓。1941年、1943年先后修建了晉察冀邊區抗戰烈士公墓和柯棣華墓。建國后定名為晉察冀邊區烈士陵園。陵園原建有烈士紀念塔、六棱紀念碑、碑樓、紀念碑坊和烈士傳略碑等。1985年,經中共中央批準,并由中央和省投資350萬元,在唐縣縣城北2公里處的鐘鳴山重建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于1985 年12月9日開工,1986年11月l日落成并對外開放,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為該館題名,它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白求思、柯棣華紀念館,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紀念館占地45950平方米,建筑面積2300平方米,整個建筑為中國傳統的民族形式,雄偉壯觀,氣勢奪人。金碧輝煌的琉璃瓦頂,南低北高的花崗巖條石臺階,云脊碧瓦的迎門牌坊,與四圍錯落有臻的圍墻渾然一體,與環抱著紀念館綿延起伏的蒼松翠柏交相輝映。回首南望,唐縣縣城盡收眼底;放眼遠眺,定州開元寺塔似在天際。坐北朝南的紀念館正門是中國傳統建筑象征功德與永恒的牌樓。原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題寫的“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館名,鑲嵌在門額正中。[白求恩紀念館有三個展室,陳展面積350平方米。在寬敞的展室前方,華燈垂吊,迎門紫紅色的屏風兩側,裝飾著兩片楓葉,展出的主要內容有:(一)坎坷的青少年時代。(二)投身國際反法西斯前線。(三)奔赴中國抗日戰場。(四)戰斗在晉察冀邊區。(五)永久的紀念。(六)不滅的光輝。展覽詳實地記述了白求恩的感人事跡,具體地再現了他對工作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極端的熱忱,體現了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尚品質。
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人,1938年初為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率加美援華醫療隊來到中國。他用精湛的醫療技術為中國的抗日軍民服務,并為八路軍培養了大批醫務人員。后因在醫治傷員時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唐縣黃石口村逝世。 柯棣華(1910-1942)印度人,1938年8月參加印度援華醫療隊,來到中國,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熱情為中國抗日軍民服務。后因積勞成疾,于1942年12月9日在唐縣葛公村病逝。
¥568起
¥578起
¥530起
¥455起
¥530起
¥43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