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寶:王大寶,字元龜,歸湖湯頭人,系“潮州八賢”之一,生于宋紹圣元年(1904年)。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廷試得中榜眼。初授南雄州教授,
紹興初樞密計議,
紹興八年(1138)差監登聞鼓院,主管
臺州(
浙江臨海縣)崇道觀。后乞辭家居,適逢宰相趙鼎謫居潮州,大寶每天與之研習《論語》,其學識深得趙鼎的賞識。不久,王大寶又被任命為連州知州,在連州他又結識了另一位宰相張浚。張浚主張抗金,遭秦檜陷害,貶謫連州,大寶與他交往甚密。張浚欽佩大寶之為人和學識,命其子從大寶求學。連州任滿后,王大寶改知袁州,除國子司業兼崇政殿說書,直敷文閣,知
溫州,后又先后提點
福建、
廣東刑獄。孝宗即位,王大寶被起用為禮部侍郎,后累官至禮部尚書。王大寶在朝廷中敢于摸秦檜屁股與其斗爭,有綽號“王老虎’之稱。乾道六年(1170年)卒,終年七十七歲。所著有《易經證人》10卷,《經筵講義》2卷,《讀垣奏議》6卷,《遺文》15卷及《易韋詩解》等。